那是當下突然冒出腦中,湧上心頭的一個字彙、一個心情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,但是當我一看完你們在臉書上對我的鼓勵和認同時,這三個字就浮出來了。
我忘了是我說的,還是你們說的;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依存感是很奇妙的。確實是啊,我寫故事,你們看故事,我們誰也不認識誰,我寫我喜歡的,你們挑選你們喜歡的;我發牢騷,你們傾聽、安慰;有開心的事,我分享給你們,你們一同來同樂……然而,我們誰也不認識誰啊,如果哪天在路上擦身而過了,你們也不知道我是艾小薇,我也不知道你們是哪位親愛的讀者大人,但是我們卻有共同的話題,這真的是很奇妙的事啊!
一路走來,我也經歷過在意人氣、在意自己的作品好不好、在意回應,在意那些(自以為)能夠證明我還不錯的數據,老實說這些事總是把自己搞得患得患失,每天都在問為什麼這個?為什麼那個?我記得我一直是個很理性、對任何事都很淡然的人啊,所以我很討厭這樣的自己,因為這些東西常常讓我迷失了方向。
我的妹妹也是個創作者,她唸的是視覺傳達(跟《百五》的小莫同科系,呵),她從沒有學過正統的美術,完全是憑著天賦考上這個科系(我的頭像是她畫的喔),但是當她身處在一堆高中就參加過縣市美展、比賽的同學中,她從不覺得自卑,也從不覺得自己畫的比別人差,她的東西或許不夠主流、或許不夠商業、或許還有很多待改進的地方,但她不在意,因為她知道她自己要的是什麼。幾年前,她的圖畫被某新出的獨立品牌服飾相中,製成了衣服在百貨公司販售,她在自己衣服的吊牌上寫著”我很慶幸還能夠一直畫自己喜歡的圖”──這句話我一直記得,因為和我完全相反,對很多事都很易感、在意的她,卻唯獨對她的作品充滿自信,而一直堅守著。
最近,我覺得自己已經越來越能用平常心去看待曾經很困擾我的那些事情,除了妹妹的那句話外,還有你們給我的話語。自從開始用了臉書和你們做了互動後,我知道了你們心裡的一些想法,以及對我的支持。偶爾在上面發表了一些擔心,有時候也不算是真的擔心,而是一種預告(預防針),因為我說了我很不會猜你們的心(笑),也不知道能不能符合你們的期待,但是這應該算是好的吧(?),因為這代表著我正在改變,我正徹底、努力的朝我想要的方向走去,而且不再猶豫了。
不管是關於”結局”的那篇文章,還是最近臉書上關於”怕劇情不夠讓人期待”的話,其實都有點想給你們”洗腦”的意味(XD),但是當我看見你們的回應時,『啊,你們怎麼可以這麼貼心?怎麼可以對艾小薇這麼寬容、這麼好啊?』,我是這樣反應的,然後『你們果然是無條件的在力挺艾小薇!這麼長久以來的喜歡絕對不是假的啊!』,你們認同了我、相信了我,於是我就這麼有了歸屬感,在那個漫無邊際的網路上,在那個虛擬的好像是我的家的空間裡,在…那個瞬間。
好像,只要遇到小說上的事,我就變得有些感性了,不過什麼感謝的話、保證的話,我也不再說了,再說好像顯得矯情了,反正你們應該都能明瞭吧!所以,最後每個人都來個愛的抱抱吧!(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