颱風天的下午,花了一點時間將恩田陸的夜間遠足看完了。故事其實簡單,但看完後的影響卻是始料未及的。在闔上書的瞬間,腦子湧入許許多多的畫面;那些關於學生時期的畫面。

學校有個傳統活動,在高三下學期時,會舉辦登山活動,目的是希望能『登高』,期望我們都能努力的往上走。那座山就在學校的正後方,不算高,約是來回三個小時的路程。在看這本書時,和同學一起登山的畫面便一直重覆地出現。

『怎麼辦?我開始覺得肚子痛了。早知道早餐就不要吃這麼多。』

『不過我早餐吃了個飯團耶!我覺得還好。』

『會不會是太緊張了?』

『有可能喔!』

『如果還是不舒服的話,那我們就先慢慢走好了。』

山有兩個入口。一個是從最底開始的一百多個階梯;一個是從半山腰開始的山路。我們是從一百多個階梯開始的。校車先帶我們到入口處,然後一班一班陸續往山頂走。剛開始還很有秩序,但上了階梯後,隊伍開始散開了。有的人腳程快,有的人腳程慢,不管速度如何,都是一對一對的好朋友並肩走著。

『好累,還要多久啊?』

『快到了,加油。』

『我們要一起走到山頂。』

老實說,一直以來,這樣的活動在我畢業後就鮮少被想起,甚至幾乎快遺忘了。因為每次回想起來,都只會有「累斃了」、「不過就是一直走路」、「這是什麼累死人的活動」這一纇不好的回憶。然而事過多年後,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這並不是沒有意義的。

如果將山頂當作終點,那麼山路就是過程,而那些累人的階梯、難走的小路、討厭的蚊蠅、晴朗的天空、一片的綠意
......等等沿路風光便是種種的困難與收穫。朋友呢,當然就是最重要的夥伴,陪伴我一起走到終點的重要夥伴。

這段山路不長,就像我的青春歲月也只是短短數年。然而在這階段中,陪我度過的是這些朋友。誰喜歡誰、哪間學校男生比較帥、以後要唸哪間學校、昨天棒球比賽誰贏了、補習班那個討厭的男生
......都是些毫無營養卻一直潛藏著的青春記憶;是一段不管過了多久,再被拿出來時,都會引起大家共鳴的回憶。

『啊啊,我記得,那時候
......

『好懷念喔!那時候
......

那時候。是,就是那時候。

我們一同經歷了那時候的青春歲月;分享了那時候的喜怒哀樂;走過了那時候的一小段人生。

人生也許不適合一再地回顧過往,然而卻無法抹滅曾有的這段時光是多麼的令人懷念;是多麼的讓人想一再的被提起。

『記不記得高中時,暗戀妳的那個男生?』

『記不記得我們常翹掉補習班的課?』

『記不記得那個妳超愛的國文老師?』

記不記得?

那段潛藏的青春記憶,妳我都有的那麼一段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小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